显示菜单

营地规划最低标准

關鍵點
  • 难民署不鼓励建立正式的安置点,并主张尽可能选择营地以外的其他地方,前提是这些地方能有效保护和帮助受关注人员。
  • 应根据地理环境、气候、文化习俗和习惯、当地可获得的技能以及在任何特定国家获得足够建筑材料的可能性,对住所进行调整。
  • 应合理考虑行动阶段。就住房(例如塑料布、帐篷)和人均平均营地面积而言,在紧急情况下可能适当的东西,换到长期流离失所的情况下,就不能被认为是适当的。

概述

本条目提供了关于最低标准和最佳做法的关键信息,在难民应急响应过程中开发计划内的安置点/营地时,应参考和查阅这些信息。

一般来说,部门专家负责应急响应第一阶段的住房和安置点需求评估、分析和场地规划。

在难民危机开始时,通常需要一个接待或中转中心作为临时住所。请参考关于中转中心标准的条目,获得有关这些标准的更多信息。

这些指导说明概述了需要哪些最低标准,来确保计划内的安置点使难民社区能够在改善其生活质量的健康环境中安全和有尊严地生活。

难民署 - 关于安置规划指导原则的总体规划方法是确定安置响应对策的关键参考。安置点位置的选择是一项关键决定,将对流离失所者的保护和福祉以及更广泛的地方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在良好位置安置可具有多种保护性好处,并有助于地方发展,而在错误的地理位置安置可能危及对流离失所者的保护和援助,并对地方发展和社区和平共处产生负面影响。

主要指導

应急标准

有几个指标可以确定难民和流离失所者的住所是否适当。 (请参阅以下链接获得更多信息)。

2.1 指标

人均营地面积:营地的规模和人均面积在营地规划中至关重要,因为拥挤的状况可导致发病率和压力增加。在住所内外提供足够的空间是一项基本要求。

"人均营地面积(平方米)"指标衡量的是一个人在营地内可进入的平均居住空间。 这一空间应容纳所有服务,同时促进有尊严的生活:
指标: 人均营地面积(平方米)
应如何衡量这一指标:
标准:
45 平方米
可接受范围:
≥ 35 平方米
不可接受范围:
34 - 30 平方米
临界范围:
≤ 29 平方米
每人应分配至少 45 平方米的表面积,包括家庭园艺空间。
每人 30 平方米将用于道路、人行道、教育设施、卫生、安全、防火道、行政管理、储水、分发点、市场、救济物品储存,当然还有住房用地。但是,它不包括任何用于重要农业活动或牲畜的土地。剩余的 15 平方米分配给附属于家庭用地(家庭用地从一开始就应包含在场地计划中)的家庭园艺空间。

2.2 紧急情况标准

计划内安置点的设计遵循 SPHERE 应急标准。下表界定了要应用的最低标准。
描述
最低标准
非露天生活空间
3.5 平方米每人最低

在寒冷天气和市区可能需要超过 3.5 平方米(4.5 - 5.5 平方米更妥当)

最高处的天花板高度最低为 2 米
营地安置规模
45 平方米/人(包括厨房和菜园)
消防安全
每 300 米应有 30 米的防火带

结构间距最小 2 米 – 使用结构高度的 2 倍作为适当的距离
营地的坡度
1% - 5 %,最好是 2% - 4%
排水设施
需要具备妥善的排水设施,特别是在会经历雨季或山洪爆发的地方。
表 1 - 规划营地时的最低标准

场地规划应从单个难民家庭的规模开始,解决家庭一级的需求,如他们离水源的距离、使用公共服务的权利、娱乐设施、使用淋浴和厕所的机会、垃圾管理等

建议考虑受关注人员内部的社会结构和关系,包括部族、部落和大家庭安排,以及他们的传统定居点布局和住所偏好。这种考虑会提高满足感和主人翁感。

下表使用家庭单位作为最小的规划"模块",并生成更大的单位:
模块
结构
大约人数
家庭
1 个家庭
4 ‐ 6 人
社区
16 个家庭
80 人

16 个社区
1,250 人

4 个组
5,000 人
安置点
4 个区
20,000 人
表2 – 指示性模块化规划单元

以下是服务和基础设施的推荐场地规划标准,在准备营地布局时应参考:
描述
标准
进一步考虑事项
公共厕所
每 20 人 1 个 - 紧急阶段
男女分开的厕所
对于长期住宿,每个家庭使用一个家庭厕所
厕所距离
距离住所不大于 50 米,不小于 6 米
厕所必须足够近,以方便使用,但也要足够远,以防止气味和恶心的问题
淋浴
每 50 人 1 个
男女分开、排水良好的淋浴区
供水
每人每天 20 升

水龙头支架
每 80 人 1 个
每个社区 1 个
水源距离
最远距离家庭 200 米
从配水点步行不超过几分钟就应可以到达任何住所
100 升的垃圾容器
每 50 人 1 个
每 10 个家庭 1 个
垃圾坑 – 2mx5mx2m
每 500 人 1 个
每 100 个家庭 1 个
医疗中心
每 20,000 人 1 个
每个安置点 1 个
包括水源和卫生设施
转诊医院
每 200,000 人 1 个
每 10 个安置点 1 个
学校
每 5,000 人 1 个
每个区 1 个
3 间教室,50 平方米。
配送中心
每 5,000 人 1 个
每个区 1 个
市场
每 20,000 人 1 个
每个安置点 1 个
喂养中心
每 20,000 人 1 个
每个安置点 1 个
存储区
每 100 人 15 -20 平方米
难民存储
照明
酌情
考虑优先位置,如厕所、盥洗区、公共服务区
登记区
酌情
可能包括抵达区、 体检合格证明区、分发区、停车区
行政管理/办公室
酌情

安保站
酌情

安全围栏
视情况而定

表 3 – 服务和基础设施的场地规划标准
2.3 场地选择标准:

应与水卫、保护和供应等多个部门以及水文学家、测量师、规划师、工程师和环境工程师等技术专家协商以后选择拟定营地的地点。开发不恰当的场地或未能按照标准开发场地可能会加剧流离失所,从而给受关注人员人带来更多不必要的损失和困扰,并可能让某些人/群体面临更大的风险。请参考难民署总体规划评估模板,该模板包括场地评估表,以帮助您确定给定场地的适宜性。

行动环境将决定场地选择标准。然而,一般来说,在选择难民安置场地时,需要考虑以下因素:

地形、排水、土壤
条件

  • 土地的地形应便于排水,且场地应位于洪水水位之上。应避免多岩石、不透水的土壤。有草覆盖的土地可以防尘。尽可能避免陡坡、狭窄的山谷和峡谷。
  • 理想情况下,一个场地应有 2%–4% 的坡度用于良好的排水,不超过 10% 的坡度用于避免侵蚀和道路及建筑施工中成本高昂的推土工作。
  • 避免雨季期间可能会泥泞不堪或积水的区域。决策之前,参考国家气象数据和咨询东道社区。
  • 吸收地表水的土壤可迅速促进坑式厕所的建设和有效性。
  • 底土应有利于渗透(使土壤可吸收水分并将固体废物保留在厕所中)。沙质化厉害的土壤可能具有良好的渗透性;但是坑式厕所可能不太稳定。
  • 坑式厕所不应穿过地下水。地下水位至少应低于场地表面 3 米。
  • 避免过度岩石化或不透水的场地,因为它们会妨碍住所和厕所的建设。
  • 如果可能,选择适合蔬菜园用途或小规模种植的场地。
水资源
  • 选择接近充足的优质水源的地点,该地点最好靠近有良好地表径流和排水系统的高地。一旦找到水源,应对其进行保护。理想情况下,水源距离任何人不应超过几分钟的步行路程。每 250 个人应该至少有一个供水点。
  • 理想情况下,水文勘测将提供水源的信息。选择场地时,不应假定通过钻探可以找到水。如果可能,应避免长途运输水。
土地权利

  • 难民署既不为难民安置点购买土地,也不出租土地。
  • 根据与国家和地方当局的协议,难民应享有对其居住场地的专属使用权。
  • 政府经常提供公共土地。
  • 只有在政府已根据国家法律与所有者达成正式法律协议的情况下,才能使用私有或公有土地(包括未封闭的牧地)。
  • 政府应以书面形式澄清场地占用土地的状况。
  • 与政府和收容社区合作,同意并明确难民开展特定活动的权利(寻找食物、收集薪柴、收集木材和其他住房材料如草或泥、收集饲料和放牧动物)。
无障碍

  • 确保场地有足够的道路基础设施;难民应该可以无障碍地使用这些设施,包括在雨季。
  • 评估场地与卫生设施、市场和城镇等国家服务的接近程度。尽可能鼓励获得主流服务,避免需要为难民营人口开发平行服务。
  • 与 UNDP 和相关政府部委等开发机构联络,确保改善访问路线。
  • 难民署应资助费用,以修建连接场地和主道路的短通道。
安全

  • 场地应位于离国际边界(50 公里)、冲突区和其他潜在敏感区域(如军事场所)足够远的地方。避开那些会经历极端气候条件,或存在明显健康、环境或其他风险的地方。
  • 强风会损坏临时住所并增加火灾风险。
  • 评估季节变化。旱季理想的地点在雨季可能不适合居住。
  • 避免将难民安置在气候与他们习惯的气候大不相同的地方。
环境和植被

    • 确保场地有足够的地面覆盖物(草、灌木和树木)。植被可提供阴凉,防风,减少侵蚀和灰尘
    • 避开粉尘云普遍存在的场地;粉尘云会引起呼吸道疾病。
    • 避开距离环境保护区(如野生动物保护区)在 1 天步行范围内的场地。
    • 与当地林业当局合作,并与东道社区协商,采取措施确保获得薪柴供应。
    表 4 – 重要的场地选择因素

    主要聯繫人

    方案支助和管理司,住房和安置科。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在这个部分:

    向我们反馈

    告诉我们您对新网站的看法,帮助我们改善用户体验。

    向我们反馈

    告诉我们您对新网站的看法,帮助我们改善用户体验。

    帮助我们使手册保持最新状态
    建议对此页面进行改进

    欢迎来到全新的《难民署应急手册》网站。如果您是难民署工作人员,请使用难民署凭据登录。从2023年4月1日起,所有非难民署工作人员可在此重新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