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菜单

集体中心的修复

關鍵點
  • 在将建筑物改建为收容中心时,填写并保留所有相关文件。这些文件包括:
    工程范围(工程说明书)。
  • 包含调查和施工细节的总体计划。
  • 实施计划,包括工程量清单 (BoQ)、详细的技术施工图、将使用的材料明细及其质量的规范。
  • 地方或国家许可批文和业主协议。
  • 地方或国际建筑规范和标准。
  • 与地方当局、当地社区、承包商、执行合作伙伴或其他组织、以及捐助者的通信。
  • 采购和合同文件(招标、中标、付款安排等)。
  • 质量保证计划(包括涉及建筑工地的规定事故责任的安全措施)。
  • 准备场地(平整、清理植被、标记、连接水和公用设施、储存表土等)。
  • 监控进度并制定评估计划,包括准备现场手册和照片。
  • 作出承包商竣工和移交方面的安排。

概述

收容中心是预先存在的建筑物,在那里,大批流离失所者在短期内找到庇护所,同时寻求持久的解决办法。各种设施可以用作收容中心——社区中心、市政厅、旅馆、体育馆、仓库、未完工的建筑物,废弃的工厂。

必须进行一次彻底的评估,以确定该建筑物的状况和使用期限。要知道,UNHCR 从不提供租金,无论建筑物由谁拥有。

在任何情况下,无论收容中心提供何种服务和公用设施,都应对其进行修复和/或升级改造,以满足其居民的住房需求,包括促进其提供基本服务。

撤离策略是必要的。当建筑不再是收容中心之后,决定其是否会恢复其原来的功能或用途。

主要指導

保护目标

  • 在寻求持久解决方案的同时,为受关注人员提供一个有尊严的安全环境
  • 维护社会权利,例如获得适当的住房、水和卫生设施的权利
  • 为有特殊需求的人提供获取服务的机制

基本原则和标准

收容中心将受关注人员安置在不是为住宿而设计的建筑物中。虽然物质空间似乎足够,他们提供的生活条件往往达不到最低标准,也不能保证有尊严的生活。个人可能会在收容中心停留一段不确定的时间,弱势群体往往会在收容中心定居,并可能与主流社会隔绝。

应修复和升级改造收容中心,以满足其居民的住房需求,包括使其获得基本服务。在难民居住在收容中心的整个期间,应对其进行管理和维护。

收容中心应该提供隐私——个人空间应该可以上锁,以增加个人安全、独立性和足够的住宿空间。务必确保火炉或明火产生的烟雾不会对健康和疾病造成危险。

请参阅以下关于工具、文件和参考资料的一节,获取如何以符合最低标准和维护流离失所者权利的方式建立、协调和管理收容中心的实际建议。

保护风险

收容中心不应被视为较长期的住所。由于收容中心受关注人员高度集中,安全成为重要问题。暴力、滥用药物,性暴力和基于性别的暴力可能经常发生。长期居住在收容中心可能会造成压力和紧张,可能导致抑郁、社会冲突、家庭之间或家庭内部的摩擦、部族或种族群体之间的冲突,以及其他个人或心理社会问题。

长期居住在收容中心会增加其居民,特别是老年人和单身人士以及其他弱势群体的易受攻击性。

建筑物的配套基础设施(水、电、卫生设施)可能因集中使用而迅速恶化,以至于生活条件可能变得危险而不健康。

其他风险

收容中心可能给中心居民和居住在附近的居民造成严重的、往往是长期的问题,特别是与水和卫生以及固体废物管理有关的问题

地方和国家政府都不愿意将公共建筑改造成人道主义庇护所。长期使用这些设施也可能造成与东道主国家的紧张关系,因为占用这些设施可能会限制公共服务的提供。

决策要点

在建立收容中心时,应遵循"适当地点的适当建筑"原则。
考虑到这一点,管理者和工作人员应确保收容中心居住条件安全,能够升级以达到标准,环境安全,并且其位置应尽量减少居民遭受威胁的风险。

符合收容中心条件的现有公共建筑或设施可以作为短期庇护所选择,特别是在天气寒冷或需要迅速采取行动的情况下。短期成为关键特征。 持续使用造成的基础设施快速恶化和建筑物退化将对居民的健康构成严重威胁。必须妥善维持收容中心及其服务,以保护居民的健康,减少收容中心给东道国政府带来的经济风险,并限制其对当地社会和环境的影响。

地方和国家政府可能不愿意批准或改造公共建筑作为人道主义群众庇护所。即使在批准之后,也应迅速寻求持久的解决办法,因为如果建筑必须恢复原来的用途,批准可能随时被撤销。

关键步骤

应通过以下步骤建立收容中心。
 

  • 向政府咨询,以确定合适的建筑。让受关注人员和东道主社区的代表参与,以避免不切实际的期望。
  • 对场地和建筑进行彻底评估,包括安全、通道、设施、位置、接近危险的程度等。避免使用含有石棉的建筑物。
  • 计算提供适当舒适度和隐私性所需的修复工作的费用。(例如,使居民能够安全存放其物品,避免火灾等)。确保符合当地建筑规范。
  • 确定收容中心的所有人,并签署一份协议(或谅解协议),说明最大入住率、紧急情况下的安排、以及建筑物作为收容中心使用后的状态。
  • 确保收容中心内有基础设施、供水和设备;或在获得东道主社区许可的情况下,外部可提供足够的设施。
  • 为可能的流离失所情景应急计划。
  • 根据需要作出升级改造建筑物的安排(工程范围、设计文件、招标、预选当地承包商等),同时对其进行管理(预先选择运行和维护设施的组织或工作人员等)。
  • 与相关计划合作,确定和任命执行合作伙伴。签订项目合作协议(PPA) 可能比较合适。
  • 制定并交付维护和撤离计划。
  • 提供及时支持,监控服务提供,准备和传播有效的宣传信息。

管理的关键因素

  • 评估收容中心内各民族和宗教团体的组成和相容性。
  • 在选择收容中心时,考虑:安全性、可接近性、环境因素、可用基础设施、获得生计和基本服务的机会。
  • 升级改造时应遵循 Sphere 标准,设施应满足居民的需求。注意升级后的基础设施的费用、适当性和所需的维护。例如,如果没有资金来提供燃料或维护,不要安装昂贵的供暖系统。
  • 照明和取暖(在寒冷气候条件下)必须足够,且没有火灾隐患。安装或修复费用可能很高,电费和燃料费对居民来说可能也很昂贵。
  • 建筑应适合抵御气候和环境危害,结构合理,以容纳拟议数量的流离失所者。
  • 用作收容中心的建筑物将退化。维护和修复费用可能很高。始终尽早与建筑物所有者商定建筑物使用后应如何归还。

资源和合作

  • 地方或中央政府当局(包括军事官员)。
  • 社区和宗教领袖。
  • 东道主社区。
  • 国家和国际 NGO。
  • IFRC 和 ICRC。
  • 其他联合国和国际组织。
  • 国家(特别是当地语言)和国际新闻媒体。

主要聯繫人

方案支助和管理司 (DPSM) 住房和安置科 (SSS)。邮箱:[email protected]

在这个部分:

向我们反馈

告诉我们您对新网站的看法,帮助我们改善用户体验。

向我们反馈

告诉我们您对新网站的看法,帮助我们改善用户体验。

帮助我们使手册保持最新状态
建议对此页面进行改进

欢迎来到全新的《难民署应急手册》网站。如果您是难民署工作人员,请使用难民署凭据登录。从2023年4月1日起,所有非难民署工作人员可在此重新注册